鬼谷先生和他的弟子们

《史记》有一篇“孙子吴起列传”,把孙子和吴起合写在一篇传记里,而司马迁所谓的孙子,其实是两个人,先有孙武,后有孙膑,两个人的生活时代间隔了 100 多年。

司马迁说,孙武和孙膑都是齐国人,孙膑是孙武的后人,出生在阿和鄄之间的某个地方。阿、鄄两地前边都出现过,齐威王斥责阿大夫的时候,列出的罪状之一就是赵国攻打鄄地,邻近的阿大夫袖手旁观。阿在今天的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,鄄在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,两地相距大约 100 公里。

严格来说,孙武和孙膑都不姓孙,而是姓姬,和周天子同姓。周朝初年分封诸侯,周武王的弟弟姬封受封卫国,传到卫武公,卫武公有儿子名叫惠孙,惠孙有儿子名叫耳,耳有儿子名叫武仲。根据周代称谓和姓氏分化的规则,惠孙会被称为公子惠孙,耳会被称为公孙耳,到了武仲就应该从祖父惠孙的名字里边取一个字作为自己的氏,所以武仲取了“孙”字,从此武仲也叫孙仲,孙氏就从此诞生了。(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)

image-20240112115508053

孙膑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,这件事特别引起人们的好奇,因为以庞涓的本事,已经可以独当一面,甚至替魏国创建霸业了,而孙膑的本事竟然更高,不但超过了庞涓,还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兵法大师之一。那么,教他们兵法的那位老师是不是更厉害呢?

如果问孙膑和庞涓的老师到底是谁,我相信很多人都答得出鬼谷先生。但这只是民间文学给我们留下的印象,而《资治通鉴》也好,《史记》也好,乃至任何靠得住的史料也好,都没讲过孙膑和庞涓的老师是谁。至于鬼谷先生,在《史记》的记载里,他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。那么问题来了:苏秦和张仪都是纵横家,学的是纵横术,而孙膑、庞涓都是兵法家,学的是兵法。虽然纵横术和兵法有相通之处,但从常理来看,孙膑、庞涓应该另有师承才对。孙膑、庞涓成长的时代,正是齐国稷下学宫兴起的时代,老师并不难找,教什么的都有。但后人还是愿意相信鬼谷先生才是他们的老师,这倒不难理解,首先“鬼谷先生”这个名号就太有神秘感了,一看就是世外高人,比什么孟子、墨子高端很多,二来“鬼谷先生”这个名号里边自带的神秘属性和兵法谋略的诡诈,和孙庞斗智的故事特别合拍。

鬼谷先生的身世有一个层累式的丰富过程,被各个时代的好事者编造出来各种细节,不但有名有姓有师承,还有详细住址:云梦山水帘洞。现在云梦山已经被开发成旅游区了,景区里有孙膑峰、庞涓峰、鬼谷子演阵台,还有一座毛遂峰,主题人物就是“毛遂自荐”的那个毛遂,他也变成了鬼谷先生的学生。

image-20240112115750396

以鬼谷先生这样一位高人,当然会有不少著作。而在所有托名鬼谷先生的著作里边,只有一部《鬼谷子》比较可靠,无论它是不是真的出自鬼谷先生的手笔,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先秦时代的纵横家的理论。

今天我们看到的《鬼谷子》,主要是说服术和雄辩术的内容,第一篇总论部分题目叫“捭阖”,拿阴阳转化的哲学阐述说服的技巧,诸如“与阳言者,依崇高;与阴言者,依卑小……此天地阴阳之道,而说人之法也。”这些话可以解释得非常高大上,但如果用俗话意译过来,基本就是“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”的意思。纵横家没有观点上的立场,只考虑怎么才能说服对方。我们今天还在常用的成语“纵横捭阖”就是从《鬼谷子》来的。

《鬼谷子》的篇章,有“揣”和“摩”两篇,教人如何“揣情摩意”,不但要看清局势,还要看透对方的心思,这就为我们贡献了“揣摩”这个常用词。

不难想见,《鬼谷子》这套技术流的打法一定为正人君子所不齿,所以《鬼谷子》在历朝历代没少挨骂。而在道教系统里,鬼谷先生位列仙班,后来的元杂剧和各种演义都沿着这条线添枝加叶,这才有了我们熟悉的孙庞斗智故事的民间版。民间版本过于深入人心了,所以在我们考察历史的时候,总要小心拨开这些障碍。

image-202401121151121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