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桓晋文之事
春秋时代所谓“五霸”,存在不同的说法,但无论哪一种说法,齐桓公和晋文公都不会缺席。甚至可以说,如果把“春秋五霸”删繁就简,只保留两位代表人物的话,那么高票当选的一定就是他们两个。
后人谈论霸业,通常都会以齐桓公和晋文公合称,叫作“齐桓晋文之事”或者“桓文之事”。对于这样两位战国的霸主,司马光对他们的态度如何呢?
曹沫劫齐桓公
《孟子》这部书讲,孟子周游列国,来到齐国的时候,受到齐宣王的热情款待。齐宣王向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学者请教“齐桓晋文之事”,没想到孟子的回答是:“孔子的门徒没有谈论‘桓文之事’的,所以那些事迹都没能流传下来,我当然也没听说。”孟子当然没说实话,因为一部《左传》满满都是“齐桓晋文之事”,孟子没听说才怪。但孟子之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,是因为“桓文之事”属于“霸道”,而孟子的政治理想是推行“王道”。
所谓“霸道”,在当时并没有贬义,也算一种良好的政治模式,只是比王道低一级,后来才演变出“横行霸道”的意思。孟子的风格,是理想主义者的追求,理想不能打折,既然存在最优选择,就不要屈就次优方案。所以孟子才会借口没听说过“桓文之事”,要给齐宣王讲讲王道。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)
王道的原理,简单讲就是 4 个字:以德服人。
那如果对方太坏,就是不服,还能怎么办呢?没关系,只要你有了以德服人的本钱,天下有的是人愿意为你效力,用武力拿下个别死硬分子完全不在话下。
以德服人的道理听上去很美,但一来不现实,二来就算可行,一般人也熬不起,大概还没等服住几个人呢,就先被人灭掉了。孟子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儒家学者都没看懂,所谓王道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,只有道德而没有实力的话,根本不可能赢得多少人的归附。
所有群居动物都只会归向强者,人类也不例外。道德只能为实力锦上添花,没有实力相匹配的道德只能作为个人修养。
齐宣王就算和孟子一样想不通这个道理,但至少可以凭直觉知道:战国时代的生存策略,必须以短平快为主,公孙鞅嬴就赢在这点。那么相比王道,霸道就比较短平快,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没有靠几代人的积淀,只是在自己当政之后才搞改革,然后还是在自己的当政之年就完成了霸业,成为天子钦定的诸侯盟主。
一提王道,榜样就是商汤王、周武王,这对于战国年间的人来说都是遥远的古代史,细节早已经渺茫难求,而“桓文之事”只是春秋时代的近代史,属于近在眼前的成功典范,他们的成功经验貌似更有被复制的潜力。
荀子在赵国的时候,给孝成王和临武君讲兵法,说当时的齐国的精锐部队打不过魏国的精锐部队,魏国的精锐部队打不过秦国的精锐部队,显然秦国是当代最强,但荀子又说,秦国打不过齐桓公和晋文公,齐桓公和晋文公打不过商汤王和周武王。(《荀子·议兵》)
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,“战国七雄”的战斗力远远高于“春秋五霸”,对于久远的商汤王和周武王更有碾压性的优势,不过儒家总有夸大古人的习气,反正死无对证,死人才是无敌的高手。但应该承认的是,类似的言论说得多了,大国诸侯们或多或少都会相信一些,就算学不来商汤王和周武王,至少也觉得齐桓公和晋文公真的很能打,值得一学。
司马光比孟子和荀子更有务实精神,不介意多夸一夸“桓文之事”,但也不能夸得太猛。他的意思是:即便连齐桓公、晋文公这样不太入流的政治家都知道诚信的意义,追求王道的政治家就更不该轻视诚信了。你看,儒家谈“桓文之事”,就是要这样小心拿捏分寸。
齐桓公讲诚信的事情,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有详细记载。“刺客列传”里的第一位刺客名叫曹沫,他很可能就是“曹刿论战”里的那位曹刿。曹沫作为鲁国将军,和齐国打仗三连败,鲁庄公只好割地求和。
在和谈仪式上,曹沫手持匕首,劫持了齐桓公,逼得齐桓公做出承诺,尽数归还鲁国失地。曹沫得到了齐桓公的口头承诺,就扔掉匕首,退了下去。齐桓公气坏了,当场就要反悔。这件事就算请孔子评理,孔子也会支持齐桓公反悔,因为孔子自己就做过这种事,先是在胁迫之下做出承诺,危险一消失,转脸就反悔,还告诉弟子说反悔是应该的。
但是,管仲及时拦住了齐桓公,劝他遵守诺言。齐桓公照做了,把好容易打下来的地盘一下子全都还给了鲁国。“刺客列传”为了突出曹沫的形象,事情讲到这里就收尾了,而在“齐太公世家”里,说齐桓公虽然失去了土地,但赚得了名声,天下诸侯都愿意追随他,齐桓公的霸业正是从此开始的。
在“管晏列传”里——这是司马迁为管仲和晏婴这先后两位齐国著名总理所作的合传——最后还有一句评语,原话是:“知与之为取,政之宝也。”这正是老子哲学的体现,付出意味着获得,这是高明的政治手腕。
晋文公伐原
晋文公的诚信故事,在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和《史记》里边都有详细记载。
当时晋文公刚刚执政不久,很聪明地打出了“尊王”的旗号,帮助周襄王平定了一场王室内乱,前边第 18 讲讲过的“晋文公请隧”的事情就是这么来的。在周襄王看来,“请隧”是名分问题,不能让步,但地盘可以给。就这样,周襄王把王畿里边的若干城邑赐给了晋文公。我们很容易以为既然周襄王都发话了,晋文公只要派人到那些城邑做个简单的交接就可以了。
但事情没那么简单。那些城邑里边,尽是和周天子沾亲带故的人,原本上级单位是中央政府,这一划给晋国,等于降了级。人天生厌恶损失,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损失,所以大家纷纷关上城门,不接待晋文公。
晋文公的办法很简单:既然不接待,那就打进去。但毕竟大家论起来都是远房亲戚,不至于下死手。在围攻原地的时候,晋文公只让军队准备了 3 天的粮食,3 天如果打不下来,那就不打了。3 天转眼就过去了,真没打下来,晋文公果断下令撤军。
这个时候,有事先在原地安插的间谍出城报信,说城里已经撑不住,准备投降了。这个消息鼓舞了晋文公身边的军官们,都建议先别撤军,胜利果实唾手可得。但晋文公发表了一番讲话,说诚信是国家的珍宝,民众的依靠,如果为了得到原这个地方而失去了诚信,那就太得不偿失了。
晋文公就这样撤军了,而原地人民受到晋文公诚信精神的感动,竟然出城投降了。这个传奇的原地,位置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,这里也是传说中那位移山的愚公的故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