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七年丙申 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;杀出子及其母,沉之渊旁。

周安王十七年(前 385 年),秦国发生政变,一个叫“改”的人,级别是庶长(也就是秦国的执政官之一),这个“改”到河西迎接秦献公归国,把他立为国君,还杀掉了秦出公和秦出公的母亲,尸体丢进了水里。这两件事,乍一看都很难理解。

按照《史记》的说法,秦献公是秦灵公的儿子,当初秦灵公去世的时候,秦献公没能顺利继位,继位的是秦灵公的叔父秦简公。

秦简公去世以后,儿子秦惠公继位,等到秦惠公去世,儿子秦出公继位,属于正常的父死子继,却被秦灵公那一系夺回了政权。秦国高层屡屡发生政变,不能安内也就无力攘外,乃至长期被三晋压着打,还让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)

但是,《史记》的记载仍然留有疑点:首先,庶长是秦国的一个爵位,等级并不算很高,这就意味着,发动政变的这位庶长改不可能是什么只手遮天的权臣,怎么会有能力废立国君呢;第二,杀掉秦出公也就罢了,为什么要连秦出公的母亲也一道杀死呢?

幸好《吕氏春秋》记载了这起政变的详情,可以完美解答以上两个疑问。话说秦出公继位的时候,还只是一个孩子,所以被称为小主。小孩子没法当政,母亲于是出来弄权。女人长居后宫,最亲近的人就是宦官,所以这位太后重用宦官,女人和阉人就这样一道走上前台。

秦国的贤人们当然不愿意接受女人和阉人的指手画脚,于是纷纷退到后台,不肯做事,平民百姓因此也很有怨气。秦灵公之子公子连,也就是后来的秦献公,当时流亡魏国,听说国内政局不稳,就想趁机回国夺权。

但入关并不容易,公子连先是在一座名叫郑所的要塞被拦住了,守卫要塞的长官右主然对他说:“我们做臣子的要守臣子的本分,不能同时侍奉两位主君,我不能放您进来。”公子连只好换了一条路,想从焉氏要塞入关。守卫焉氏要塞的长官名叫菌改,应该就是《资治通鉴》和《史记》里的那位庶长改,菌改和右主然不一样,直接就把公子连放进来了。

img

秦出公的母亲一听说公子连已经入关,连忙调兵遣将,但没想到将士们阳奉阴违,在出发的时候都说这一次是去边境迎敌,等走到半路,忽然改口说:“不是去迎敌,而是去迎接主君。”这支本该去对付公子连的军队反而变成了公子连的帮手,倒戈杀向国都。

秦出公的母亲眼见大势已去,被迫自杀,秦国人于是拥立公子连登基,这就是秦献公。

这件事还有后话:秦献公继位之后,想起自己这一路的艰辛,准备好好算算旧账,重罚右主然,重赏菌改。这个时候,监突,一个叫“突”的宦官,劝阻他说:“您可不能这么做。秦国公子流亡在外的很多,您如果这样赏罚的话,臣子们都会争相接纳流亡公子回国,您的位子也就坐不稳了。”这话确实很在理,结果秦献公赦免了右主然,赐给菌改官大夫的爵位,赏赐守塞士兵每人 20 石米。(《吕氏春秋·当赏》)

在秦国的爵位体系里,庶长有左庶长、右庶长、驷车庶长、大庶长,按照菌改的职位来推测,他的爵位应该是左庶长或者右庶长,也就是第 10 级或者第 11 级,而官大夫只是第 6 级,所以从庶长改为官大夫,是给菌改连降几级。

菌改应该很不服气,但没办法,他这样的遭遇在后来的历史当中还会不断重演。

这也不难理解,毕竟站在秦献公的角度,流亡期间不妨漫天许愿,寻求助力,而在篡位之后,身份变了,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就跟着变了,对得与失的衡量标准同样变了。古往今来的无数个菌改都没想通这一层道理,结果冒着天大的风险,拿身家性命做一场豪赌,赌赢了反而不得好报。

img

也不能全怪秦献公恩将仇报,他也有着不得不如此的理由,因为监突的话确实切中了一个要害,那就是秦国常年内乱,流亡公子经常跑到和秦国既接壤,又敌对的魏国,总想找机会回国夺权,事实上也确实有过好几次夺权成功的先例。秦国今后要想安定下来,就必须彻底杜绝这种机会。

秦献公确实杜绝了这种机会,并且开始变法图强,从此将会一改在三晋面前被动挨打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