稷下学宫之中只有滥竽充数吗?
稷下学宫
所谓稷下,意思是稷门之下。稷门是齐国首都临淄的一座城门,稷门外有一条河,名叫系水,系水两岸建有很多教室,古人称为讲室或者讲堂,这就是稷下学宫。在东晋十六国南北大分裂的时期,北方有一位名叫伏琛的学者考察齐地的地理和历史,写出一部《齐记》,也叫《齐地记》,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山东地区的地方志。伏琛当时还能看到系水两岸稷下学宫的讲堂遗址,于是把遗址的状况写进《齐记》。
进入新中国,从 1964 年开始大规模勘察临淄故城,多年工作积累下来,已经能够展现当年临淄城的轮廓了。今天如果你去山东淄博,在临淄区还能找到稷下学宫遗址,但基本上就只能看到临淄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 2002 年立起来的一座石碑了。石碑的所在地,曾经是“天下”范围里的文化中心,大大小小的知识精英和投机分子纷纷从五湖四海被吸引过来。
开创稷下学宫的是齐国的第二位桓公。齐国有两位桓公,第一位是春秋年间的姜小白,“春秋五霸”的第一人,第二位是战国年间的田午,因为他是田家人,所以史书上为了和姜小白区别,有时候会叫他田桓公。
战国时代竞争压力巨大,国君们纷纷认识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,于是为了延揽天下人才往往不计成本。稷下学宫的开创就是延揽人才的一个手段。高等学府建起来,优厚条件摆出来,人才赶紧涌进来,到了齐国就可以吃香喝辣,享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齐国有工商业的传统,经济发达,家底厚,养得起闲人,这恰好是秦国不容易做到的。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人才也不例外。当然,顶级人才更看重的是稷下学宫的良好平台,希望可以借着这个平台施展抱负,让自己的学术理论成为国策,从此治国安天下,一旦发现施展不开,就算待遇再高,终归还是要走。
稷下学宫的核心特质可以归结为两点:一是自由,不但来者不拒,而且讲什么都行;二是专业,所谓“不治而议论”,搞学术就是搞学术,即便是管理学专家也不需要亲自去搞管理。
各大学派的顶尖高手面对面地辩论,针锋相对,纵横捭阖,理越辩越明;因为专业,把讲学当专业,不必学以致用,所以发言可以天马行空,云山雾罩,反正是对是错都没法检验,逐渐培养出了百家争鸣的盛况。
现在你应该想到了:稷下学宫吸引来的人才,正是公孙鞅最讨厌的那拨人。齐桓公搞稷下学宫,当然不是为了满足纯粹的求知欲,只是因为延揽人才很有难度,所谓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”,又所谓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”,太多的格言警句和俗话、谚语都在强调认清一个人有多难,齐桓公这才拿出简单粗暴的办法:广撒网。
这个策略也算因地制宜,因为齐国有一个很强的优势:有钱。
只要肯花钱,自然养得起闲人。这些人管他是人才还是庸才,养错了也没关系。宁错过,不放过。人才就算一时没被自己识别出来,没能给齐国派上用场,那也没关系,只要他们安心在齐国好吃好喝,就不会去给其他诸侯效力。
你看,这种策略在今天互联网大厂的投资中也看得到——宁可投错,不能错过,什么类型的项目都投一点。
滥竽充数
我们都熟悉滥竽充数的寓言,它的出处是《韩非子》,说齐宣王爱听吹竽,300 人一起吹,南郭先生只是滥竽充数,就能好吃好喝被齐宣王养着。故事的背景之所以设在齐国,主人公之所以设置为齐宣王,未必就是随便编的。齐国的稷下学宫经过几代国君的建设,到了齐宣王时代特别的红红火火。孟子就活跃在这个时期,前边讲过齐宣王向孟子请教“齐桓晋文之事”,这就是稷下学宫的现实意义——被国君当成智囊团,有事没事就去咨询。稷下学宫红红火火的代价,一定是良莠不齐,好多人靠着耍耍嘴皮子混吃混喝。“滥竽充数”影射的社会现实,很有可能正是稷下学宫的真实景象。
那么,齐国国君,不管是齐宣王也好,还是创立稷下学宫的齐桓公也好,难道真不知道自己的学术政策必然会导致滥竽充数的现象吗?
我相信只要他们智力正常,就算一开始没想到,迟早也都会察觉。
但重点是,即便察觉了,应该也无所谓,因为这就是广撒网的方式必然会有的代价。无论是秦国那种穷国还是宋国那种小国,都承受不起这种代价,如果他们有样学样的话,一定会被巨额成本拖垮。所以,齐国容许滥竽充数的存在,正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优势和对手的劣势之后,做出来的正确选择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稷下学宫的缘故,反正齐国后来也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,把其他诸侯甩在身后,和秦国成为一东一西的两个超级大国。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,秦国以高度的学术专制、反智主义和绝不养闲人的政策所达到的高度,齐国以高度的学术自由、文化繁荣和拼命养闲人的政策,竟然也达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