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挟智”

这个对策,叫作“挟智”,意思是明知故问,揣着明白装糊涂。之所以要这样搞,是为了在自己无法掌控的信息海洋里,抓住极少数自己知道的信息作为杠杆,去撬动大多数自己不知道的信息。今天我们对这种策略再熟悉不过,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各种考试,本质上都属于“挟智”。

话说韩昭侯派人到县境秘密视察,使者回来以后,说没看到什么值得汇报的情况。韩昭侯说:“你多少总该看到一点什么吧?”使者搜肠刮肚,终于讲出了一个实在不值一提的见闻:县城南门外,有一只黄色的小牛犊在吃道路左边的禾苗。

韩昭侯马上叮嘱使者,刚才这番对话必须严格保密,对谁都不能讲,然后下令:“现在正是禾苗成长的时间,我们韩国早有禁令,严禁牛马进入农田偷吃,但官吏执法不严,导致牛马毁坏了很多庄稼。有关部门赶紧把牛马毁坏庄稼的事情统计上报,谁查不清楚就重罚谁。”政令一出,统计报告很快就递交上来,韩昭侯发现哪一份报告都没提南门牛犊的事情,于是下达第二道命令:“你们的统计有遗漏,再查。”官员们又去复查,果然发现漏报。这样一来,大家都相信韩昭侯明察秋毫,从此人人惴惴不安,不敢胡作非为。(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)

image-20240117211603049

在《韩非子》给“挟智”列举的事例当中,有一则西门豹的故事是前边已经讲过的,你也许还有印象:西门豹谎称自己丢了一个车轴上的小插销,派下属去找。东西本来就没丢,下属当然找不到。西门豹又派了一批人去找,这回还真的在一家人的房间里找到了。通过这个方法,西门豹摸清了手下哪些人老实,哪些人不老实。

后人给管理风格归纳出所谓“三不欺”,西门豹这种属于“不敢欺”,韩昭侯显然也在走这条路,但这好像就和申不害的“无为”理论矛盾了。申不害不是说过吗:君主如果显得太明察,人们就会防备他。

申不害的术,分寸很难拿捏,但大体来说,法和术有一个核心区别:法是公开的,术是隐秘的。法需要的是深入普及,搞得尽人皆知,成为全国人民不言而喻的常识,术需要的是君主一个人秘密掌握,用来驾驭群臣。

可以说法是阳谋,术是阴谋。

阳谋不但要标准公开,还要程序公开,一切赏罚都摆在阳光下,赏罚的结果任谁都挑不出毛病;阴谋不能让别人看出标准,更不存在公开的程序,君主的意图、偏好等等绝对要向臣下保密,所以臣下既不知道该怎么蒙骗君主,也不知道该怎么徇私舞弊、偷奸耍滑而不被君主发现,于是只能老老实实地尽职尽责,而君主根据臣下的能力和业绩来决定赏罚,如何决定必须由君主自行判断,这就是申不害理论里的“独断”。

今天我们把“独断专行”当成贬义词来用,其实非但“独断”是申不害的重要命题之一,“独断”之后自然要“专行”,而且就算“独断”和“专行”连缀起来,变成“独断专行”,这个词曾经也是褒义。晚清光绪年间的练兵规范里边就有一条要求考核士兵“尊奉官长命令能否各具独断专行之妙”。(《大清光绪新法令·校阅时实施事宜·第十一条》)

那么新问题来了:韩昭侯如果学会了独断,申不害岂不是没有存在感了?事实上,作为国家总理的申不害确实很缺乏存在感,但这应该是他自愿做出的牺牲。对比一下公孙鞅,公孙鞅在秦国的各种努力都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——因为秦孝公想要完成这个目标,所以公孙鞅帮他来完成这个目标,至于秦孝公本人的权力、地位、安危,都不是公孙鞅主要操心的事情,而申不害在韩国,富国强兵也好,国泰民安也好,就算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,至少也是第二位的,第一位的大事是韩昭侯本人的权力、地位、安危。这样看来,即便申不害都做到国家总理这种高级职位了,依然保持着“贱臣”思维。

《申子》与《群书治要》

申不害专门论述过:在一个一夫多妻的家庭里边,如果一个女人得到专宠,这个家就要破败,国家也是一样,如果一名大臣得到专宠,这个国家也会破败。所以国君操纵臣子,应该像车轴操纵辐条一样,所有辐条都同等地围着车轴转。试想一下,国君之所以经常修筑城池,深沟高垒,不就是为了防范盗贼和外国入侵么,而如今这么多弑君篡位的事情,难道都是敌军攻克防御工事冲进来造成的吗,还不尽是身边的人干的。这完全不难理解,即便是天下第一的武士全副武装,带着金银财宝走夜路,盗贼都免不了觊觎,更何况国君论体格无非就是普通人,掌握的宝物更比金银财宝珍贵无数倍,要想守得住,必须下大功夫才行。

申不害的这些意见,一定最容易打动君主的心。但是,申不害的著作《申子》二篇在宋朝很可能就已经看不到了,元明以后彻底失传。幸好唐朝初年,魏征主持编修《群书治要》,这可以算是一部文摘体的《资治通鉴》,从 68 种古籍当中摘录了不少具有“资治”意义的内容,编为 50 卷。这部书在南宋以后就消失了,到了清朝嘉庆年间,意外地从日本传了回来。这一类书,在日本被称为“佚存书”。“佚”指的是在中国找不到了,“存”指的是在日本还保存着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在《群书治要》摘录的 68 部古籍当中,有 15 部今天只有辑佚本,《申子》就是其中之一。《群书治要》摘录了《申子》的一篇“大体”,虽然是节录,但已经算是保存得相当完整了,不是辑佚本能比的。刚刚那一段申不害的观点,就是从《群书治要》来的。

《群书治要》摘录的《申子》,最后有一个经典命题,原话是:“镜设精无为而美恶自备,衡设平无为而轻重自得。”用镜子和天平作比喻,镜子只要打磨得足够光洁,那么只要静止不动,“无为”,美和丑都会在它面前自行显现。

天平只要配重均衡,那么同样只需要“无为”,什么都不用做,物体的轻重在它那里同样自行显现。君主要做的,就是把自己当成镜子和天平。

这两个比喻,尤其是镜子的比喻,在历史上反复出现。不论道家、佛家、儒家,又不论每一家当中的某一宗派,都喜欢用镜子来形容某种修养。大体上说,人的主观偏好越少,欲望越弱,心就越像明镜,不但可以准确地感知外部世界,而且当外来的事物离开之后,这个事物留在心中的影像也会随之离开,就像照镜子的人走了,镜子里的影像也就随之消失了一样。用《韩非子》的话说,这叫“去好去恶,群臣见素”,君主只要不暴露出自己的爱憎,群臣就会显露出本来面目,谁是什么样都被君主看得一清二楚,这样一来,君主当然就不会受到蒙蔽了。《三国演义》里边,刘备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禀赋就会是申不害和韩非特别推崇的。

这样讲可能还是有点让人费解,我来举一个相反的例子:秦孝公。

image-20240117211731967

秦孝公表现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偏好,所以公孙鞅在刚到秦国的时候,经过了几番试探,终于可以投其所好。拿申不害的理论来看,秦孝公这分明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,之所以没有被奸臣篡位,仅仅是因为运气好。

韩昭侯大概认真学到了申不害思想,所以为人处世总有一点高深莫测的感觉。他虽然也会参与国际事务,甚至出兵打仗,但看不出他有秦孝公、魏惠王和齐威王那种很想一鸣惊人的欲望。但他显然也不是一个低欲望的人,不然也不可能在十几年间让韩国国治兵强,没有外敌入侵。他就像一个亦正亦邪的神秘高手,低调而强大。